本期访谈嘉宾
蒙冰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大三时曾用一年时间自修法律学科,在两种专业的视角下,对设计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认为设计除了形式美感,更应该立足于真实世界、尝试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因此选择社会设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2019年,在各高校毕业作品展中,青春BANG团队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中,找到了一件让人倍感温暖的作品——《留守少年的奶茶店》。
该项目试图通过设计一个和乡村奶茶店进行联名的奶茶品牌,进而未来能为乡村留守青少年设立一个基金会平台,并将继续通过奶茶店激发那些青少年在乡村产生新的连接,聚合成未来农村的新的青年力量。在为社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又有着深入人心的洞察力。让我们再一次加深了对社会设计的理解。
接下来,青春BANG成员带你挖掘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由于自身成长的经历,让我曾试图用设计去改变中国式家庭中的沟通问题。然而,回家乡调研的发现令我震撼——在广西乡镇寄宿学校里,存在大量的留守少年,父母双全却和“孤儿”无异。
当我们在为和父母的日常争执懊恼时,他们上一次和父母相聚可能已经是半年前的春节。超越年龄的懂事和沉默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无处交流、缺乏引导、封闭式教育、学业压力,甚至让一些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种种问题推动我思考,如何用设计去帮助这群少年。
2018年,钟山县的外出务工人口超过全县劳动人口总数的35%。青年劳动力常年外流,造成乡镇人口结构失衡,钟山县常住人口75%以上由老人、小孩和青少年组成。在工作和孩子两难抉择之中,寄宿学校似乎成了留守子女家庭的最优解。
“一个月30天,我们有29个晚上住在学校。”高中生小才向我描述了他的生活状态。走访了钟山镇各中学后,我发现学校普遍实施封闭式管理,“学校觉得关着我们在那学习就好,其他(无关学习的)各种方面的东西都把它压下来。”
“就像监狱一样,我真的很讨厌这种教育方式。”
“压力大,没人可讲心里话吧。父母都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喜欢画画,很想多接触一些和画画相关的东西,但是县城太小了,很多想做的事,在这里都做不了。”
“那学校之外有没有一个地方,是你压力烦闷的时候愿意去呆着的呢?”(蒙冰)
“有,买杯奶茶,在奶茶店坐坐,感觉会好一些。”
随着小才走进学校对面那家不起眼的奶茶店,我惊讶地发现,奶茶店的墙上,贴满了每个中学生所写的各种彩色小纸片——“心愿贴”,记录着他们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状态。
封闭的学校里,看不到任何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和心声,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学校对面却有一家默默无闻的奶茶店,墙上贴满了乡镇少年的心愿。这种对比让我开始思考,学校门口的奶茶店,是否可以作为未来扶持乡镇留守少年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每天短暂的放学时段,大量的学生从学校径直走进奶茶店。一扫在学校中的束缚感,少年们在这样一个小空间里无拘无束——聚会、谈天、桌游、追星、录制快手视频,甚至在桌椅间狭窄的过道里玩滑板;那一面心愿墙,鼓励着少年们释放情绪、追求爱好。
在奶茶店里,我认识了14岁的留守少年小玲,每个周末,奶茶店客流高峰,小玲都会主动来店里帮忙,用她的话来说,这里就像家一样。她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而她的愿望,就是在广东和广西之间,期盼下一个可以见到父母的暑假。
13岁的兴平,父母也是外出务工者。初次见面时,他低着头,沉默寡言,神色闪躲。但当我们坐在奶茶店里,谈起他最喜欢的篮球时,他抬起头,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知道要好好学习,也希望很累的时候能休息一下。”
“要是能有一双好点的篮球鞋会很开心……不过从来没有人问我这些。”
在三个月的调研,真实地接触留守少年之后,我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是严防死守的全封闭管理,而是在学习成绩之外的精神交流,是与外界的链接,是一个放松而可以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一开始,我只是希望通过设计一系列少年形象的贴纸,贴在奶茶杯子上,以调动留守少年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活力和情绪。但我逐渐产生疑惑,仅仅是调动了情绪,无依无靠的他们,又有什么机遇和能力去切实地得到发展、做出改变呢?——设计一个品牌,与乡镇奶茶店联名合作,让更多的人由喝奶茶而关注到留守少年的境况,从而成立一个留守少年帮扶基金会——这似乎是更能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真实影响的办法。
根据对当地青少年的观察,我初步设计了品牌——“充电奶茶”,将LOGO和形象制成贴纸,希望将品牌贴纸贴在奶茶店原有的奶茶杯子上,作为一种公益联名的方式。
我希望用贴纸这种最低成本的方式,重新定义“喝奶茶”这件事。今后每购买一杯公益联名奶茶,就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基金会平台,用于帮助乡镇留守青少年追逐他们的小心愿、小梦想。人们喝奶茶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同时在关注着千千万万留守少年的未来发展。
在钟山县的奶茶店阐述我的想法和理念之后,同样关注留守少年问题的老板娘,同意我在她的店里开展第一次的联名尝试,甚至主动将贴纸贴在自己的奶茶杯子上。
孩子们显然对少年形象的贴纸很感兴趣。原本总是安安静静呆在角落的小玲,竟也主动融入人群,参与了贴纸设计的讨论会,第一次在我面前开怀大笑;一些平日有些自暴自弃的孩子,在嬉笑着讨论完贴纸形象之后,会望着杯子上的贴纸出神,兴许,他们对未来有了一丝不一样的期许……
未来,我希望基金会品牌能够和全国数万个大大小小的乡镇奶茶店进行联名,募集各方资源力量,成立可持续的帮扶体系,为留守少年提供兴趣指导、心理辅导、精神关爱等帮助,成为激活乡镇留守少年能量的“充电站”。
甚至有一天,基金会将有能力对有才能、有理想,但缺乏成长环境的乡镇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公益行为,成为乡村青年的扶持基地,以此激发他们在乡村产生新的链接,聚合成未来乡村的新的青年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